行业资讯
行业动态丨全球首次绿色船用氨燃料加注在大连完成

发布时间:2025/07/31 10:05    来源:中国氢能联盟


7月24日,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简称“中石化中海燃供”)在辽宁大连中远海运重工码头,为5500HP氨动力港口作业船加注船用绿色氨燃料(以下简称“绿氨”),实现了全球首次绿色船用氨燃料的成功加注。

此次加注的绿氨燃料采用100%绿色电力制备,实现了从能源生产到燃料制备的全流程绿色低碳体系。通过生命周期碳管理,本次加注的绿氨获得了国际可持续发展和碳认证(ISCC)Plus认证,并成为全球首个获得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可再生氨认证的绿氨产品,环保性能和可持续性得到了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
图丨绿色船用氨燃料在大连中远海运重工码头加注
接受加注的5500HP氨动力港口作业船由大连中远海运重工联合大连理工大学共同设计研制,集成多项前沿科技成果,该船顺利入级中国船级社,并获得“Ammonia Fuel Tug”(氨燃料拖轮)船级符号。上搭载的自主研发氨气双燃料发动机、氨燃料供给系统、氨燃料储罐及尾气处理装置等核心设备,主甲板两侧的2个全压式氨燃料罐,为主机提供稳定可靠的氨燃料供应,最大氨能替代比例高达91%,显著降低船舶运营碳排放。
据介绍,从全生命周期来看,本次加注的绿氨碳排放强度约为柴油的20%。在现有规则下,该绿氨符合欧盟2050年前的相关要求,使用此绿氨燃料的船舶无需向欧盟购买碳排放配额(EUA),亦无需就碳排放强度不达标缴纳罚金。从国际海事组织(IMO)的规则来看,根据MEPC83拟定的《净零框架》草案,使用传统重油的船舶,自2028年起将产生合规赤字,需向IMO购买“补救单位”(其中,一级与二级赤字补救单位的价格分别为100美元/吨二氧化碳当量和380美元/吨二氧化碳当量),而使用绿氨则会产生履约盈余,该盈余可用于抵消其他船舶的二级合规赤字。
本次绿色船用氨燃料加注成功,打通了从“绿电制氨-绿氨运输-燃料加注-船舶运营”的完整价值链,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燃料供应体系,填补了国内内贸航行船舶绿氨加注品类的空白。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