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观点
-
重磅发布丨《中国氢能发展指数设计及评估》
8月27日,在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决赛,中国氢能联盟正式发布《中国氢能发展指数设计及评估》(以下简称《产业发展指数》),动态跟踪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新特征、新趋势与新需求,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量化评估工具。政策引领评估体系呼之欲出近年来,在《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指导下,我国系统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建设,在创新体系培育、基础设施布局、应用场景拓展及政策制度完善等领域持续发力,已初步构
2025-08-27
-
氢氨醇船舶加速覆盖多元船型
近日,挪威航运公司MøreSjø向土耳其Gelibolu造船厂订购两艘氢动力散货船。这是全球首批氢动力散货船订单,标志着氢能技术开始应用于散货船这一主力船型市场,绿色燃料船舶的应用版图正加速扩张。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公布的数据显示,船舶行业每年的碳排放量约为10.76亿吨,占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89%,并呈继续增加的趋势。在此背景下,IMO 2020限硫令及全球“双碳”目标正强力推动船舶行业加速绿色转型,由此催生了巨
2025-08-08
-
【氢界】2025中国氢能产业发展半年报
2025年上半年,中国氢能产业在国家“双碳”战略引领下稳步进阶,全国超30个省市区加码氢能政策,制度保障持续完善;可再生氢项目加速落地,产能规模超15万吨/年,支撑工业脱碳深化;加氢站累计建成559座,基础设施网络更趋完善。氢能政策类型多元市县级政策占比突出我国地方氢能政策按类型主要可分为发展规划类、财政支持类、项目支持类、管理办法类、氢能安全类、标准体系类。按级别主要可分为省级政策和市县级政策。截至2025年6
2025-08-05
-
仿真技术:破解氢能产业痛点的「解码器」与「加速器」
图丨氢能场景仿真技术应用赛前十名2025年7月,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氢能场景仿真技术应用赛在陕西西咸成功召开。数十家氢能仿真团队同台竞技,不仅将仿真推至产业聚光灯下,更以虚拟世界的精密推演化解安全、成本与周期的“不可能三角”。正如中国氢能联盟专家委员、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周俊波所言,仿真技术“显著降低工程试错成本,对指导工程实践和产业发展起到关键助力”。这场赛事意味着仿真技术正从实验室工具跃升为产业破
2025-07-29
-
工业绿氢,加速跑向何处?
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会上提到,在扩大绿色能源使用方面,加快氢能在传统产业应用就是一个重要方向,把清洁低碳氢在冶金、合成氨、合成甲醇、炼化等行业应用作为重点,加快推动实现规模化突破;在扩大绿色工艺应用方面,加快传统产业具有革新性工艺的攻关,比如钢铁绿氢冶金、建材大型窑炉氢能煅烧等,从根本上解决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瓶颈制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025-07-24
-
氢能版「苏超」PK,产业化征程再启
当“苏超”联赛的热浪席卷全国,绿茵场上球员的汗水与拼搏点燃夏日激情,看台间球迷的呐喊与欢呼诠释着全民足球的赤诚。与此同时,一场同样紧张激烈、关乎绿色未来的“苏超”也在江苏高邮火热进行。7月8日至9日,在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专精特新企业技术路演赛现场,近40家氢能领域专精特新企业轮番登台展示创新实力。这里不见“劲旅交锋”,却汇聚技术驱动氢能未来的精悍力量;不见赛场的“攻防厮杀”,却不时碰撞技术与
2025-07-11
-
「看不见」的氢泄漏,如何精准捕捉?
在全球加速迈向碳中和的进程中,氢能凭借零污染、高能量密度的优势,正快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公交车、重卡的氢能动力系统,到工业园区的分布式能源站,氢能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然而,这种清洁能源在带来绿色希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当氢气以分子级的“身影”穿透管道缝隙,当微小泄漏在复杂环境中悄然扩散,氢安全议题便不再是实验室里的理论探讨,而是关乎产业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命题。微泄漏:难以捕捉的风险图
2025-07-04
-
【研氢】我国推动国际氢能产业合作及相关建议
近年来,我国积极制定氢能产业政策,推动氢能技术和产业稳步发展,充分利用双多边能源合作机制,加强氢能产业交流合作。通过持续推进,我国氢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氢能发展,合作成果日益丰硕,海外市场开拓效益正逐步显现。我国参与国际氢能产业合作动态图丨由中国电建承建的乌兹别克斯坦首个可再生氢项目开工整体情况政府层面,与多国(地区)开展氢能领域创新合作,拓宽对外能源合作维度与深度。国家层面,自2019年起,中国先后与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