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国际氢能丨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发布《绿氢和相关产品贸易的潜力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25/09/11 18:10    来源:中国氢能联盟


近日,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绿氢和相关产品贸易的潜力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聚焦2050年绿氢及氨、电子甲醇、直接还原铁(DRI)等相关商品的贸易潜力,通过成本优化模型展开分析,为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的绿氢贸易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发展氢能产业,是能源领域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是实现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发展的战略选择。《报告》通过技术经济手段,深入剖析绿氢及其相关商品潜在的全球贸易模式。其分析基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2022年研究成果,并对绿氨、电子甲醇和直接还原铁等氢能相关商品的未来贸易格局进行了展望。
《报告》结合2024年区域模拟计算结果与2050年预期增长趋势,将2050年绿氢及相关产品总需求量设定为2.6亿吨。在此基础上,报告采用成本优化模型,构建两种不同情景展开分析:第一种是统一加权平均成本情景(以下简称“统一WACC情景”),即假设所有国家采用相同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第二种为差异化加权平均成本情景(以下简称“差异化WACC情景”),即各国采用不同的资本成本。
图丨统一WACC情景下
2050年贸易满足全球需求的百分比
图丨统一WACC情景下,2050年全球贸易流量
在统一WACC情景下,假设全球资本成本为5%,预计交易的绿氢及相关商品总量将占绿氢及相关商品总需求(2.6亿吨)的20%左右(5300万吨)。从贸易商品结构来看,以氨为例,全球约30%的需求通过贸易实现,而70%的需求由国内或地区内的本土生产满足。甲醇方面,贸易量约占18%,其中82%的需求通过本地生产满足。对于直接还原铁(DRI),氢当量贸易量约为14%,而86%的需求则来自本地生产。交易的气态氢量约占总需求的14.4%,其中大部分通过天然气管道进行。在此情景下,拉美、中东、北非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将成为主要的出口地区;而欧洲、日本、东南亚等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则成为主要进口地。
图丨差异化WACC情景下,2050年全球贸易流量
在差异化WACC情景中,可再生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低成本资本环境下生产的氢气更具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国家会更多地生产用于国内消费的氢气及相关产品,而非依赖进口。与此同时,在资源条件相似的国家中,那些拥有更好融资条件的国家在出口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与统一WACC情景相比,拥有良好VRE资源和大型经济体的国家,如澳大利亚、中国和美国,预计将主要出口绿氢及相关商品。
图丨交易百分比-统一WACC情景与差异化WACC情景
在差异化WACC情景中,贸易商品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氨贸易占比上升至35%,直接还原铁增至21%,纯氢降至9%,电子甲醇降至14%。欧洲地区由于本地绿氢生产能力有所增强,进口需求相应减少。
除采用以上两种主情景外,《报告》还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进一步评估潜在不确定性,这些敏感性包括发电、运输和电解槽的保守成本假设。保守的运输和电解槽假设使这些步骤的成本大致增加一倍,同时对剩余值(即单个变化)保持乐观展望。在保守的发电成本敏感性下,统一WACC情景下的净贸易量增加11%,差异化WACC情景下净贸易量增加6%。对VRE发电采用保守成本假设会增加潜在需求中心的本地生产成本,从而产生更高的成本差异,并导致增量需求通过低成本供应得到满足,最终促进更多绿氢及相关商品交易。在保守的运输成本敏感性下,统一WACC情景下的净贸易量降低25%,差异化WACC情景下净贸易量降低19%。运输成本的保守假设降低了将绿氢及相关商品进口到潜在需求中心的成本差异,从而增加了当地产量并减少了氢和商品的流动。
图丨统一WACC情景下
2050年潜在供应商及其2024年全球GDP占比
最后,《报告》对绿氢及其衍生物发展提出了几项建议:
根据统一WACC情景假设,非洲和拉丁美洲可能成为绿氢及其相关大宗商品的主要出口国。这些地区作为供应商角色,有望贡献全球氢能贸易总量的约62%。要推动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可通过国际合作、风险缓释机制和融资工具降低资本成本,同时结合战略性扩张政策-在不影响基础服务等重点领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开发可再生能源潜力。贸易对资源不丰富的发达地区经济也有利,例如日本等国家可能没有本地生产低成本氢的资源,但可以通过进口低成本的氢及相关商品来满足其先进工业的需求。
图丨差异化WACC情景下
2050年潜在供应商新进入者及其2024年油气出口全球份额
加权平均成本(WACC)取决于国家或地区的风险特征,对绿氢及相关商品的贸易前景具有显著影响。然而,不同国家的WACC如何随时间演变仍存在不确定性。通过联合项目或合作协议进行技术转让、能力建设以及运用国际融资工具等措施,可能有助于降低某国(特别是绿氢及相关商品领域)的WACC。为实现公平包容的能源转型并推动全球均衡发展,需要各国携手合作,通过强有力的政策和投资举措,共同改善高WACC地区和国家的融资成本。图片